嫦娥五号
Chang'e-5
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航天最复杂、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,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,这也是中国“探月工程”规划的“绕、落、回”中的第三步。嫦娥五号于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,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任务后,于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。
嫦娥五号的科学目标是两个方面:一是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。开展着陆点区域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,获取与月球样品相关的现场分析数据,建立现场探测数据与实验室分析数据之间的联系;二是月球样品的分析与研究。对月球样品进行系统、长期的实验室研究,分析月壤的结构、物理特性、物质组成,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。
嫦娥五号的科学载荷均搭载在着陆器上,包括降落相机(LCAM)、全景相机(PCAM)、月壤结构探测仪(LMS)、月壤结构探测仪(LRPR)四类有效载荷。

科学目标
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。开展着陆点区域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,获取与月球样品相关的现场分析数据,建立现场探测数据与实验室分析数据之间的联系;
月球样品的分析与研究。对月球样品进行系统、长期的实验室研究,分析月壤的结构、物理特性、物质组成,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。
有效载荷
降落相机(LCAM)
安装在着陆器底部,用于在着陆器动力下降段的过程中,获取降落区域的光学图像,用于分析着陆区月表地形地貌和区域地质情况。 |
全景相机(PCAM)
安装在着陆器顶部,用于获取着陆区和表取采样区高分辨率月表图像。 |
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(LMS)
作为嫦娥五号主要的科学载荷之一,将实现着陆表取采样区月表目标的光谱探测和分析任务,完成采样区月表矿物组成和分布分析。 |
月壤结构探测仪(LRPR)
是实现嫦娥五号任务科学探测目标的重要载荷之一,用于月壤厚度和结构探测,为钻取采样过程提供信息支持。 |



